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名言警句
1、第二段——《论语》上的话,一处是:“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”一处是: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”这既是对叶先生的性格概括:儒,又是对叶先生的赞颂:孔老夫子都没做到的,他做到了。
2、《叶圣陶先生二三事》出自张中行之手。这篇文章通过对叶圣陶先生经历之事的描写,深深体现了作者对先生的思念及敬佩之情。
3、《叶圣陶先生二三事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文章,出自他的作品《谈文论语集》。2017年本文入选人教社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3课,课文由杨波朗读。
4、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。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,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、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,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。
5、第一件事:叶圣陶先生与人文字书信往来是,待人谦虚和善;
6、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这句话出自叶圣陶的《论语新解》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够写出好文章。
7、这些句子的赏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叶圣陶先生的思想,也能够启迪我们在学习和教育领域的实践。
8、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,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。
9、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,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,都要使它成为习惯,只要熟练的成了习惯,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,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,一辈子也用不尽。
10、小学教育的价值,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。
11、一处是: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”
12、文章开篇言简情挚,写听到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,那“繁碎而响亮”的鞭炮声,在作者的感受里,是悲上加悲的,接着回忆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,是在他领导下知编写课本。这之前对叶圣陶的认识是通过读新文学作品,及前辈对他立德为高的评价,联想《论语》对君子的定义,作者切实感到“叶老既是躬行君子,又能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所以确道是人之师表”,这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总论。接下来,作者回忆了与叶圣陶交往中的一些事。
13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。
14、第四件事:叶圣陶先生写作作风简洁明了;
15、第二件事:叶圣陶先生在平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,遵守礼法,尊重他人;
16、这有时使我想到《论语》上的话,一处是:“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”
17、理想是事业之母。
18、叶圣陶先生的三事佳句包括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、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和“教学相长”等。
19、送别,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,四道台阶,送到大门外才告别,他鞠躬,口说谢谢,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。晚年,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了,对来访者还是要举手打拱,连声致谢
20、文字之外,日常交往,他同样是一以贯之,宽厚待人。
21、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”这句话出自叶圣陶的《二三事》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要珍惜时间,抓住每一个机会。
22、《叶圣陶先生二三事》中的过渡句为“以上说待人厚,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”。
23、这些句子不仅仅是对学习和教育的描述,更是对人生的指引。
24、本文所叙事情虽小,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;所忆的内容多且杂,既写作者亲身感受的事,也有内他人的转述和评价,因主旨统摄,并不觉得散乱,人物形象因这些片段和细节真切丰厚起来。行文沉稳容平和,质朴蕴藉,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,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,援引议论精要庄重,之间承合自如,这是大家的境界。
25、第五段——《尚书》所说:“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。”表达了对先生的祝福,也赞颂了叶老先生的“德”。还在第二段和结尾段间接引用《左传》的三不朽里的“立德”,赞颂了叶圣陶先生在品德上的榜样作用
26、通过读书和思考,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;通过教学相长,我们可以与他人共同成长。
27、这句话总结了上文叙述的叶圣陶先生“宽厚待人”的几个例子。同时该句开启了下文对叶圣陶先生“严于律己”的人格特征的描述,由下一句“他还有严的一面,是律己……”可知,该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,是过渡句。
28、外面正响着鞭炮,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,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。
29、教师之为教,不在全盘授予,而在相机诱导,必令学生运其才智,勤其练习,领悟之源广开,纯熟之功弥深,巧为善教者也。
30、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,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,提高学习效率,才会成功。
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名言警句
31、教育学说虽然深奥万端,也可以用一句包括,就是要学生"生"。
32、叶圣陶先生二三事》文中分为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(1):写叶老逝世我深感悲哀;第二部分(2至9):写叶老待人宽待己严;第三部分(10):写学叶老为人,学叶老为文。
33、这些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,能够激发人们对学习和教育的思考。
34、拓展资料
35、第三件事:叶圣陶先生写作作风与其人格一致;
36、我想,教任何功课,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。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:能够自己去探索,自己去辨析,自己去历练,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,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?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,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。
37、三事佳句是非常值得赏析的。
38、第五件事:叶圣陶先生重视语言的完美、精准。
39、“待人平易,为学谦虚。”这句话出自叶圣陶的《二三事》。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应该待人和善,不自以为是,同时也要虚心学习,不断进步。
40、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,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。”
41、本文所叙事情虽小,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;所忆的内容多且杂,既写作者亲身感受的事,也有内他人的转述和评价,因主旨统摄,并不觉得散乱,人物形象因这些片段和细节真切丰厚起来。行文沉稳容平和,质朴蕴藉,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,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,援引议论精要庄重,之间承合自如,这是大家的境界
42、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、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,其著作有《隔膜》、《线下》、《倪焕之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