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修身的名言警句
1、创起诚信校园,树起诚信学风,成为诚信学子。
2、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
3、释义:事从心出,心随欲来。欲望没有限度的人,心也是没有限度的。一旦人的心没有限度,那么他的所作所为也就难以预料了。
4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悲伤。—汉乐府古辞《长歌行》
5、)凡建立功业,以立品为始基。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,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。——徐世昌
6、)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。——夸美纽斯
7、诚,乃信之本;无诚,何以言信?诚而有信,方为人生.
8、诚信为本,学做真人。
9、诚实守信,快乐人生。
10、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——《中庸》
11、感悟:饱读诗书,不仅让人学有所成,更让人气质才华自然横溢,高雅光彩。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:“人之气质,由于天生,本难改变,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。”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:“人不读书,则尘俗生其间,照镜则面目可憎,对人则语言无味。”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:“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学使人庄重,逻辑、修辞使人善辩,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。”
12、不可乘喜而轻诺,不可因醉而生嗔,不可乘快而多事,不可因倦而鲜终。
13、诚信犹如一颗青涩的果,你咬一口,虽然很苦,却回味无穷,倘若你将它丢弃,便会终身遗憾!
14、其中比较经典的30句修身格言包括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、“立志宜思真品格,含之则吐,弃之则纳”、“德不孤,必有邻”、“有志者事竟成”等等。这些修身格言都是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重自身的修养,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,塑造出更加优秀的自己,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15、采得百花成蜜后,为谁辛苦为谁甜。
16、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,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。
17、一日读书一日功,一日不读十日空。
18、但责已,不责人,此远怨之道也;但信已,不信人,此取败之由也。
19、欲无度者,其心无度
20、原文:事随心,心随欲。欲无度者,其心无度。心无度者,则其所为不可知矣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观表》
21、言必信,行必果。
22、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
23、诚信是一种美德,会让你更加完美。
24、)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——诸葛亮
25、诚实是上策。
26、诚信是人生之本。
27、君子慎独,择善而交。
28、诚信是友谊的必备条件。
29、感悟:凡事,勤则易,惰则难,任何成功,都是勤奋的根茎上长出来的甜果。曾国藩曾说“古之成大业者,多自克勤小物而来。百尺之栋,基于平地;千丈之帛,一尺一寸之所积也;万石之钟,一铢一两之所累也。”不论是修身自律,还是齐家治国,“勤”字都是不二法门。
30、原文:“汤之《盘铭》曰:‘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’《康诰》曰:‘作新民。’《诗》曰:‘周虽旧邦,其命惟新。’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”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
文明修身的名言警句
31、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—《荀子•劝学》
32、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
33、诚信就是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知识、金钱。
34、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35、释义:子贡请教孔子: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“士”?孔子认为要行己有耻,是非观念明确,还要不辱君命,有做事能力。子贡又问:次一等的要求呢?孔子则强调必须知孝悌。子贡接着问:那么再次一等的要求呢?孔子回答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!抑亦可以为次矣。”孔子认为,说话一定真心诚意,做事一定坚持到底,这是一般人也应该做到的,但也可以算是士了。
36、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。
37、诚信,是人类文明的阶梯;诚信,是填补人类间隔的碎石。
38、为此,人要加强素养,保持一颗赤诚纯真的心灵,避免“人化于物”。所以《老子》说“能婴儿乎”,保持一颗“赤子之心”是具有较高修养的表现。所以《老子》又说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”,“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”,认为道德修养深厚的人,就像婴孩一样柔韧醇厚,只有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,才能回归至纯至诚的婴儿状态。
39、不日新者必日退
40、)历史使人贤明,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,数学使人高尚,自然哲学使人深沉,道德使人稳重,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。——培根
41、诚信是人生路途中的第一准则。
42、知识是财富,诚信也是一种财富,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,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!
43、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。
44、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。
45、释义:告子认为自己有能力治理国家,墨子告诉他:“从政之人,嘴巴上说的,行动一定要做到。现在你口能称道而自身却不能实行,这是你自身的矛盾。你连自己都管不好,哪里能治理国家呢?”
46、半句虚言,折尽平生之福。
47、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
48、诚信是做人之根本,立业之基。
49、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
50、原文:百尺竿头立不难,一勤天下无难事。——清·钱德苍《解人颐·勤懒歌》
51、一勤天下无难事
52、以下是30句修身格言:
53、口言之,身必行之
54、释义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为传世名句,一个“自”字,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。“气”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,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。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,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,使人气质高雅。
55、原文: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,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。——宋·朱熹《四书或问》。
56、百尺无寸枝,一生自孤直。
57、与人为善
58、赤子之心
59、诚信比一切智谋更好。
60、诚实是人生的命脉,是一切价值的根基。
文明修身的名言警句
61、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—杜甫《望岳》
62、释义:子路,别人把他的错误指给他,他便高兴。禹听到善言,就给人敬礼。伟大的舜更是了不得,他对于行善,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,抛弃自己的不是,接受人家的是,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优点来从事善行。自他种庄稼、做瓦器、做渔夫一直到做天子,没有一处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来的。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,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,所以,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。
63、诚信是道路,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;诚信是智慧,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;诚信是成功,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;诚信是财富的,只要你诚心种下,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。
64、如果要别人诚信,首先要自己诚信。
65、释义:大人,原指统治者,后来借指品德高尚的人或伟人;赤子,是初生的婴儿。孟子认为,品德高尚、具有人生境界的人,就是还保持着如婴孩般心灵的人。
66、)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,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。——培根
67、感悟:言语诚实忠信,行为笃敬坚守,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。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算数,做事不一贯,就很难立身处世,很难成就大事。诚实无欺,有始有终,是做人的基本要求。
68、小来思报国,不是爱封侯。——岑参《关人赴安西》
69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。—韩愈《进学解》
70、爱岗敬业,做道德楷模。
71、不傲才以骄人,不以宠而作威。
72、志当存高远。—诸葛亮《诫外生书》
73、感悟:“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,说明了进取的重要性。学习者的求学初心和用心程度,决定其进步抑或落后,创新抑或保守,正如清人张伯行所说:“君子之为学也,必刻励其功,濯旧见以来新机,使其所得有日新之益……若不日新,便是心有间断,私欲相乘,非昏则倦,日退必矣。未有半上落下,能站得住,不进而不退者。”
74、原文:孟子曰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,则喜。禹闻善言则拜。大舜有大焉,善与人同,舍己从人,乐取于人以为善。自耕稼、陶、渔以至为帝,无非取于人者。取诸人以为善,是与人为善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75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——《论语》
76、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
77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78、腹有诗书气自华
79、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
80、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,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。
81、诚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,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。
82、释义:商朝建立者商汤在天天对之盥洗的盥洗盆上,刻上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的铭文警示自己。“苟日新”,意即如每天能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,那就应当天天清洗。此句以沐浴自新,比喻道德日进。“日日新,又日新”,谓精诚其意,修德无已。合在一起就是说:诚然如果有一天能够获得新的进步,就要一天一天都有新的进步,还要再继续天天有新的进步。
83、)骄谄,是一个人。遇胜我者则谄,遇不知我者则骄。——申居郧
84、诚信像一面镜子,一旦打破,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。
85、感悟:“赤子”一词出现很早,最初比喻民众或百姓,也用来形容人心地善良、纯洁,人生之初,本来纯真而纯粹,所以《礼记·乐记》说:“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。”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慢慢被外物所化,即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产生了好恶之心。这种“好”或者“恶”如果不加以节制,就会“灭天理而穷人欲”。
86、芝兰生于幽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穷困而改节。
87、诚信就像人身上不可缺的钙,没钙的还能算作人吗?
88、诚信,如一把钥匙,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,让我们敞开心扉,沐浴那友谊的阳光。
89、修身格言是指让人们在生活、工作以及社交等方面时刻保持着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。这些格言可以激励人们不断提升自身品质,塑造强大的人格魅力。
90、释义:君子学习一定要日新,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。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,就是用心不够,有私心、懒惰之心。学习不用心、不精纯,必然退步。
文明修身的名言警句
91、感悟:把言和行(知和行)联系起来考察,作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,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。荀子曾说:“口能言之,身能行之,国宝也;口不能言,身能行之,国器也;口能言之,身不能行,国用也;口言善,身行恶,国妖也。治国者,敬其宝,爱其器,任其用,除其妖。”所谓“国宝”“国器”“国用”“国妖”,就是按言与行是否一致分出的等次;最好的“国宝”是说到做到,而“国妖”则言行相悖,说一套,做一套。
92、修身,践言,谓之善行。行修,言道,礼之质也。
93、诚信,是一股清泉,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,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。
94、不为穷变节,不为贱易志。
95、不责人小过,不发人隐私,不念人旧恶。三者可以养德,亦可以远害。
96、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。
97、博学审问,慎思明辨。
98、感悟:万事万物能长久不衰者,无不是持续去秽纳新者。修身修心也是终生不辍、持续永恒的。只有如此,人才能向善向上,不断前行。
99、最可怕的是骄傲,最可恶的是虚伪,最可悲的是懒惰,最可恨的是妒忌,宽容是一种胸怀,宽容是一种修养,宽容是一种美德,宽容是一种力量,有理想才有追求,有纪律才有约束,有知识才有本领,有道德才有爱心。
100、诚信创造财富。
101、君子之修身,内正其心,外正其容。
102、但得柔情消侠气,此生长愿伴妆台。
103、不讲诚信的人,是可悲的、可怜的、可恨的,也是可怕的。
104、诚信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品质,不是通过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就能检验得出的。
105、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
106、-"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"这句话出自《荀子·修身》,意味着无论目标多么近,如果不去行动就无法到达;无论事情多么小,如果不去做就无法完成。
107、繁霜尽是心头血,洒向千峰秋叶丹。
108、原文: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然小人哉!抑亦可以为次矣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109、原文:政者,口言之,身必行之。今子口言之,而身不行,是子之身乱也。子不能治子之身,恶能治国政?——《墨子》
110、一家之计在于和,一生之计在于勤。一日不学则心坠一时不敬则心放。
111、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—《增广贤文》
112、)峣峣者缺,皎皎者易污。《阳春》之曲,和者必寡,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——范晔
113、)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:勿发脾气。——爱默生
114、诚信是人的本钱,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。
115、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,踏遍千山万水,质量也应永恒不变。
116、诚信者,受人爱戴尊敬也。
117、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,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。
118、)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——孔丘
119、纯洁的良心比任何东西都可贵。
120、感悟:王阳明说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”,面对“心中贼”,面对纷繁复杂的欲望,如果不对这些非分的欲望加以节制、而任由其泛滥,后果将会不堪设想。只有不断地砥砺自我和淬炼心性,控制和约束自己心中负面的欲望,才能够明心见性、扫荡心中之贼、提升人生境界,才能成就大丈夫不世之功。
文明修身的名言警句
121、以自控调节情绪,以豁达克服猜忌,以放松缓解紧张,以宁静消除烦燥。
122、生活是需要诚信的,有了诚信才会有幸福可言。
123、诚实守信是面明镜,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,都会露出真相。
124、荀子的修身经典名言名句颇多,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:
125、政德,官德,人德,终身修德、年廉,月廉,日廉,一世清廉。
126、感悟:注重修心养性,让欲望有限度,才能做人有底线、做事有分寸。
127、-"君子耳不听淫声,目不视邪色,口不出恶言。"这句话来自《荀子·乐论》,倡导一个君子应该有高尚的情操和正直的行为。
128、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
129、以上这些名言名句都体现了荀子关于修身养性、为人处世的思想观念。
130、诚信,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先导。
131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132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—《论语•子罕》
133、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
134、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。
135、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,善于欺骗的人,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。
136、丈夫志四海,犹比邻。—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
137、-"岁不寒,无以知松柏;事不难,无以知君子。"这句话出自《荀子·大略》,意味着只有经历过严峻的考验,才能知道谁是坚韧的松柏,谁又是能够应对困难之事的君子。
138、有其言,无其行,君子之耻也。
139、原文:君子之学必日新,日新者日进也。不日新者必日退,未有不进而不退者。——宋·程颢、程颐《二程集·河南程氏遗书》
140、-"自知者不怨人,知命者不怨天;怨人者穷,怨天者无志。"这句话来自《荀子·荣辱》,表达了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,就不会抱怨他人;如果接受命运的安排,就不会抱怨上天。抱怨他人只会使人陷入困境,抱怨上天则表明没有坚强的意志。
141、感悟:与人为善,善与人同。广泛地向别人学习,吸取所有的善,集合到自己身上,以此为快乐,这样主动积极的乐善精神也会自然而然地不断鼓舞自己和别人。
142、不诚则有累,诚则无累。
143、)有真道德,必生真胆量。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,必是心中有鬼,必是品行不端。——宣永光
144、失去了诚信,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。
145、学而不知道,与不学同;知而不能行,与不知同。——黄睎
146、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147、没有诚实,何来尊严?
148、志不强者智不达。—《墨子•修身》
149、知耻近乎勇。——《中庸》
150、不患寡而患不均。
文明修身的名言警句
151、为人者,皆有欲望。但必须分清楚可得之欲与不可得之欲。积极合理的欲求,比如求知欲、成长欲、事业欲等,是人生进取之基、成功之梯、动力之源,而贪婪非分的欲望,则使人私心膨胀、道德沦丧、人格缺失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有言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在欲望面前保持戒惧、知足知止,才能心清如水、正道直行。
152、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
153、原文:孟子曰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——《孟子·离娄下》
154、释义:天下最难把持的是人的内心,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人的欲望。
155、诚信,让心灵无瑕,让友谊长存,让世界美好!
156、静则修身,俭以养德;勤则不匮,敏则有功。
157、修身齐家,为学治世。
158、读万卷书,行路。
159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—《周易•乾•象》
160、诚信为荣,失信可耻。
161、原文: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厌伴老儒烹瓠叶,强随举子踏槐花。囊空不办寻春马,眼乱行看择婿车。得意犹堪夸世俗,诏黄新湿字如鸦。——宋·苏轼《和董传留别》
162、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。
163、言必信,行必果
164、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
165、诚信,世界需要你。
166、这句有名的格言,和西周周公平定东方叛乱后,由周成王发令将殷商遗民交给康叔管理的《康诰》中的“作新民”,即振作精神,使商朝遗民改过自新,成为新民,以及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中的“周虽旧邦,其命惟新”,即周虽是一个古老的邦国,但文王能够秉承上天之所命,革新进取,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文化基因。所以《大学》里说,“君子无所不用其极”,即对于创新、“日新”、“惟新”,君子无不用尽全力不断奋斗。
167、诚信就像人生航船的楫桨,控制着人生的去向。
168、只有种下诚信的苗,才能结出诚信的果。
169、释义:只要勤奋,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,即使百尺竿头也能昂然挺立。“百尺竿头”,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,也作“百丈竿头”。
170、给心灵一片净土,给诚信一片天地,人生的道路让我们与诚信同行。
171、修身,即修养身心。修身的格言很多,比如:
172、人如以诚信为本,就能塑造完美人生。